本类药物性味多属甘温或甘平,主归脾、肺经,部分药物又归心、肾经,以补气为主要功效,能补益脏气以纠正脏气的虚衰。补气又包括补脾气、补肺气、补心气、补肾气、补元气等具体功效。因此,补气药的主治有:脾气虚证,症见食欲不振,脘腹胀满,食后胀甚,大便溏薄,肢体倦怠,神疲乏力,面色萎黄,形体消瘦或一身虚浮,甚或脏器下垂,血失统摄,舌淡,脉缓或弱等;肺气虚证,症见咳嗽无力,气短而喘,动则尤甚,声低懒言,咳痰清稀,或有自汗、畏风,易于感冒,神疲体倦,舌淡,脉弱等;心气虚证,症见心悸怔忡,胸闷气短,活动后加剧,脉虚等;肾气虚证,症见腰膝酸软,尿频或尿后余沥不尽,或遗尿,或夜尿频多,或小便失禁,或男子遗精早泄,或女子月经淋沥不尽、带下清稀量多,甚或短气虚喘,呼多吸少,动则喘甚汗出等;元气藏于肾,赖三焦而通达全身,周身脏腑器官组织得到元气的激发和推动,才能发挥各自的功能,脏腑之气的产生有赖元气的资助,故元气虚之轻者,常表现为某些脏气虚,若元气虚极欲脱者,可见气息微弱,汗出不止,目开口合,全身瘫软,神识朦胧,二便失禁,脉微欲绝等。此外,某些药物分别兼有养阴、生津、养血等不同功效,还可用治阴虚津亏证或血虚证,尤宜于气阴(津)两伤或气血俱虚之证。
使用本类药物治疗各种气虚证时,除应结合其兼有功效综合考虑外,补益脾气之品用于脾虚食滞证,还常与消食药同用,以消除消化功能减弱而停滞的宿食;用于脾虚湿滞证,多配伍化湿、燥湿或利水渗湿的药物,以消除脾虚不运而停滞的水湿;用于脾虚中气下陷证,多配伍能升阳的药物,以升举下陷的清阳之气;用于脾虚久泻证,还常与涩肠止泻药同用;用于脾不统血证,则常与止血药同用;补肺气之品用于肺虚喘咳有痰之证,多配伍化痰、止咳平喘药;用于脾肺气虚自汗证,多配伍能固表止汗的药物;用于心气不足,心神不安证,多配伍宁心安神的药物;若气虚兼见阳虚里寒、血虚或阴虚证者,又需分别与补阳药、温里药、补血药或补阴药同用。补气药用于扶正祛邪时,还需分别与解表药、清热药或泻下药等同用。
部分补气药味甘壅中,碍气助湿,故对湿盛中满者应慎用,必要时应辅以理气除湿之药。
人参与西洋参均有补益元气之功,可用于气虚欲脱的气短神疲、脉细无力等症。但人参益气救脱之力较强,单用即可收效;西洋参偏于苦寒,兼能补阴,具有补气养阴而不助热的特点,较宜于气阴两伤而有热者。二药又皆能补脾肺之气,可用治脾肺气虚之证。其中也以人参作用较强,但西洋参多用于脾肺气阴两虚之证。两药还有益气生津作用,均可用于津伤口渴和消渴症。此外,人参尚能补益心肾之气、安神益智,还常用于失眠、健忘、心悸怔忡及肾不纳气的虚喘气短等。
党参与人参均具有补益脾肺、益气生津、益气生血之功,均可用于脾气虚、肺气虚、津伤口渴、消渴、血虚及气虚邪实之证。但党参味甘性平,作用缓和,药力薄弱,古方治以上轻症和慢性疾患者,可用党参加大用量代替人参,而对于急症、重症则仍以人参为宜。由于党参不具有益气救脱之功,故凡元气虚脱之证,应以人参急救虚脱,不能以党参代替。此外,人参还长于益气助阳、安神增智,而党参类似作用不明显。
西洋参与太子参均为气阴双补之品,均具有益脾肺之气,补脾肺之阴、生津止渴之功。但太子参性平力薄,其补气、养阴、生津与清热之力俱不及西洋参。凡气阴不足之轻症、热不盛者及小儿,宜用太子参;气阴两伤而热较盛者,当用西洋参。
人参、党参、黄芪三药皆有补气、生津、生血之功,且常相须为用以增强疗效。但人参作用较强,被誉为补气第一要药,并具有益气固脱、安神增智、补气助阳之功。党参补气之力较为平和,专于补益脾肺之气。黄芪补益元气之力不及人参,但长于补气升阳、益卫固表、托毒生肌、利水消肿,尤宜于脾虚气陷及表虚自汗等症。